Alumni speech at Hopkins-Nanjing Center – My road to entrepreneurship
以下文章來源於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2021年3月11日下午14:00,望華聯合創始人、總裁、首席投資官戚克栴博士應邀於中美中心A106會議室為師生們帶來一場題為“我的創業之路”的講座。此次講座由中美中心中方主任從叢教授主持。戚克栴博士是中美中心1994-1995級校友,一直以來關注中美中心的教育事業,是中心“戚克栴獎學金”的設立人。戚博士此次回校正值中美中心建立35周年之際,他與中心學子及校友們分享了他在資本市場、投資銀行領域及從事戰畧顧問20多年的工作經歷。
圖|戚克栴博士
圖|從叢主任
工作與學習經歷
講座伊始,戚博士談到了學習和讀書對他人生的塑造作用,而在中美中心的學習經歷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在中美中心學習的跨語言、跨文化的知識不僅讓他具有國際化視野,甚至改變了人生的走向。在此之後,他繼續去哥倫比亞大學深造,並先後任職於波士頓顧問公司(BCG),高盛紐約總部(Goldman Sachs)及中金公司(CICC)。多樣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讓他更能適應文化的差异性,為了更好地說明這一點,戚博士引用了管理學上的一句話,“只有意識到差別,才會尊重與你不同的人,並且學會處理差別。”
創業歷程
在分享完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之後,戚博士講起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八年前,戚博士放弃了當時高薪的工作,開始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創立一家公司。在創業初期,他花心思去研究了國際資本市場背景下產生的機构,並且與中國的機构進行對比。談到在中國背景下的創業,他提到了關鍵的幾個趨勢,一是城市化,二是智能化,三是老齡化。戚博士總結說:創業要順中國大勢而為之。
更重要的是,戚博士強調了培養健康的公司文化的必要性,並介紹瞭望華聯合的文化:守法、敬業、專業、簡單。首先,作為一家諮詢機構和投行,應該在守法的前提下服務好客戶,即以法律為基本的準繩,具備職業道德和操守。其次,敬業、專業是對工作最基本的尊重。最後,為了解釋“簡單”的含義,戚博士以“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為例,談到他堅守簡單的初心:只有避免繞來繞去的話術,才能集中盡力做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交流環節
戚博士的講座基於自己的學習與工作經歷,內容充實詳盡,使同學們對金融行業工作和創業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對個人發展與規劃產生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提問環節,線下中心師生和線上網友踴躍提問,戚博士就公司更喜歡培養什麼樣的年輕人這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答。他認為學習能力强,對工作上手快以及具有專業背景的年輕人更能獲得他的賞識。他會考察應聘者是否具有扎實的知識背景與專業素養,還有邏輯思維能力。最後,從叢主任用英文單詞“enlightening”、“stimulating”和“encouraging”總結了此次講座,並表示“戚博士的話不僅僅是從職業發展的角度,對我們的人生都有一定的啟發。”
THE HOPKINS-NANJING CENTER
文字:趙安琪
圖片:中美中心
編輯:劉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