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乾旱、限電——暗下來的川渝地區


川渝地區持續高溫,是災難不是娛樂

  

今年夏天,除疫情之外,紅橙高溫預警似乎成了各地人們收到的最頻繁的手機推送。今年高溫天氣的綜合強度,達到了自1961年國內有完整天氣記錄以來的最高點。

高溫之下,一條#川渝人民要哭了#的熱搜引發了眾怒。在這樣的熱門詞條下,出現了諸如火盆還是紅油鍋底四川重慶與退燒無緣夏天的心臟在川渝等對高溫有災難娛樂化之嫌的留言,引發了各界人士的不滿與批評。

連續多日40度以上的高溫,和乾旱、山火、疫情一起,給川渝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高溫下暈倒的人、乾枯的莊稼和一片漆黑的建築,構成了這個八月川渝地區的生活圖景。一片高溫之中,一個詞籠罩在上空,給高溫下的川渝蒙上了又一層陰影——限電。

作為西電東送輸出主力,川渝為何被限電?

四川地區自8月以來,宣佈暫停工業用電,優先保障民生用電,連富士康、寧德時代這些大企業也不得不暫時停工。作為發電量位居全國第六的四川省,今年為何會出現大面積停電的現象呢?

今年的限電,會讓不少人聯想起去年10月的大規模限電,但其實兩者並不是一回事。2021年,當時的大規模限電是由於動力煤價格暴漲,再加上雙碳背景下,各地區為完成能耗雙控目標,而主動降低能耗所導致。

換言之,當時缺電主要是因為缺煤,而發生在今年四川缺電的情況,主要是缺水。

眾所周知,世界第一大水電站是離重慶很近的三峽,第二名就是四川的白鶴灘水電站。僅白鶴灘水電站,每年就能為7500萬人提供生活用電,整個四川只有8000多萬人口。而水資源極其豐富的四川,還有諸如錦屏、二灘、瀑布溝、烏東德、溪洛渡等大型水電站。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西電東送的輸出主力,四川水電裝機容量超過4個三峽,全國每100度水電中有28度來自四川。

根據澎湃新聞報導,連日的高溫乾旱天氣下,重慶已經有66條河流斷流,大江大河來水偏少45成,中小河流來水偏少38成,影響到了88.9萬人的日常供水。同時,四川也正經歷著歷史同期最少降雨量,而持續不斷的極端高溫,又使得居民用電量創下新高。

最少的降雨量、最高的用電量,還要向下游省份履約送電,最終川渝地區陷入了嚴重缺電的境地。

連日乾旱,讓四川和重慶51條河流斷流

image.png


從具體資料來看,四川地區的供電構成中,水力發電超過71.51%,全省的用電高度依賴於水力發電,一旦水力不足,發電量就會斷崖式下跌。7月以來,川渝地區遭遇6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天氣,四川部分主力水電廠見底,全省水電發電能力下降五成以上。為避免大面積災難性停電,川渝地區不得不實行限電政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21-5月,四川省發電量占全國的4.84%,其中水力發電量占71.57


image.png





大範圍的停電和限電嚴重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的夜晚正在不可避免地陷入黑暗。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曾在白天都十分亮眼的裸眼3D螢幕,在限電後變成了一塊漆黑的幕布。夜晚的春熙路太古裡,只剩下商鋪零星的燈光。

關閉狀態下的春熙路裸眼3D

image.png


黑暗甚至會發生在白天。缺少了紅綠燈的路口,讓四個方向的來車擁擠在一處,新能源汽車在等待充電的過程中排起了長隊,一部分地鐵,除去應急燈光,車廂已經沒有其餘的照明設備。

 

解決 “電荒”,已成為低碳電氣化發展趨勢下的重要課題

 

四川遭遇極端高溫乾旱,省內部分主力水電廠已見底,全省水電發電能力下降五成以上。在電力可靠性方面,四川的情況恰恰表明,在低碳電氣化發展的趨勢下,如何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電力結構,保證經濟高品質發展,又避免出現“電荒”,依然是未來電力體系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四川和東北缺電限電反映出來同樣一個問題,就是大範圍的配置、大範圍的互補互濟還是要進一步加強。

81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辛保安強調,當前高溫仍在持續,迎峰度夏工作正處於最吃勁、最關鍵的階段。他在談及確保電網安全運行時稱,要科學安排運行方式,加強電網運行監控,堅持全公司“一盤棋”,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作用,組織跨區跨省餘缺互濟,最大限度支援川渝地區電力供應。

川渝地區,仍在等待一場雨。



166175677127792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