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波士頓00後的北京實習故事
當時,我正躺在宿舍裡流覽清華職業發展中心的實習生招聘資訊,無意中發現瞭望華。當看到望華的公司定位是“品質卓越,望冠中華”,我立刻被吸引了。強烈的好奇心讓我從床上跳了起來,我知道我必須去那裡。
我是一名美籍華僑,三年前,我畢業於麻塞諸塞州北部的阿爾岡琴高中。暑假期間,我赴北京探親得知美國人也可以申請中國頂尖大學,於是我決定放棄美國大學的錄取offer,申請清華大學。說實話,在申請清華大學之前,我幾乎是中文文盲,幾乎一周只說兩、三句中文。
01
初入職場
我以前從未工作過,因此望華的實習是我進入職場以及社會的大門。一開始,一切都感覺很夢幻。從地鐵站走到辦公樓,華貿中心華麗優雅的建築深深震撼到了我。我想,“哇,難道我也會成為職場精英嗎?”但其實,我並不清楚“職場精英”意味著什麼。作為一名小小的大二本科生,我能為公司做些什麼?在一百多個申請者中為什麼是我跨過了那個獨木橋?當我坐電梯去辦公室的時候,電視劇中的上級給下級“穿小鞋”,同事“互撕”的場景在我腦海中閃過。我問我自己:“到底什麼是‘工作’?”
很快,我發現望華一點兒也不像那些職場劇。我一直認為,金融和諮詢行業的每個人都會極端“內卷化”,像狼一樣咄咄逼人。但在這裡,每個人都非常友好,甚至連合夥人都知道我的名字。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們實習生經常會與高級員工聊天,從新的財政政策將如何影響經濟,聊到美國還是中國的肯德基炸雞更好吃,等等。第一天,公司甚至還送了我兩個美味的芒果。SKP和華貿中心的舒適環境,以及友好的老師和同事們,讓我把懸著的心放下來了,並使我迅速融入到了“上班族”當中。
02
與創始人談話
我對工作其他的疑慮都在與公司創始人戚先生的談話中被解開。由於他在中國和美國都受過教育,並在中資和美資的機構都工作過,他坦率地回答了我所有的問題。他告訴我,望華的PTA(即兼職暑期助理計畫),是出於兩個原因制定的。一是出於商業目的:望華正在迅速擴張,並希望雇用更多優秀的全日制員工,因此暑期實習生是選拔、培養人才的有效管道。其次,PTA就像為年輕人做慈善一樣。由於大多數跨國公司及中國公司只專注于招聘全職人才,大一大二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實習機會,而望華在PTA招聘帖子中卻明確表示,他們接受大二本科生,因此我才得以能夠與曾在高盛、中金和BCG工作過的精英們一起工作。事實上,望華還在不少大學設立了獎學金,支持年輕人實現夢想。因此,當望華說關心社會時,不僅僅是空說大道理,而是真正把關注社會效益作為望華發展的文化基因,貫徹到公司所做的一切之中。
同時,戚先生也花了不少時間親自指導我如何改進我的短板。他明確指出,中文是我最大的弱點,尤其是對我這樣一個把成為中美商業和投資橋樑為長期目標的人而言。戚先生回憶起30年前他讀書時學習英語的經歷,以此激勵我。同時他還警告我,如果我的中文達不到標準,我將面臨比他讀大學時不會說英語的更多的損失。中國的GDP必定會在21世紀20年代末超過美國,因此把中文學懂、學透至關重要。雖然中國很多一線城市的年輕人會說流利的英語,但如果我想與其他地方的潛在客戶或合作夥伴交流,能夠用中文清晰表達自己觀點是必不可少的。在商業溝通中,我總不能卡頓了然後告訴客戶,“等一下,我得查一下百度翻譯”,畢竟時間是金錢。
不過,讓我震驚至今的是,戚先生坦率地建議,我作為一個英語母語者,應該退掉一些英文教學的專業課。他說,我應該學習中國特有的東西,比如中國的歷史、地理和文化,而不是聽中國教授用英語講“進口”的西方經濟學課程。相對優勢,對吧?戚先生的這句話就像一陣風吹走了我眼鏡上的霧。我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定位和職業道路。我不應該隨大流,渾渾噩噩地刷GPA,我應該做能發揮我的長處、彌補缺點的事情。
03
沒有“官僚”
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的機構一向等級森嚴。因此,我對望華的“扁平化”組織感到震驚。最近,幾乎所有人都在談“扁平化”組織,但我認為望華真把“扁平化”給弄明白了。在望華,所有合夥人都非常容易接觸,即便是像PPT格式這樣基本的東西,他們都很樂意指導我們年輕人,更不用說討論DCF和可比交易這些估值問題了。每個人在望華都是平等的,從公司高層、管理層和創始人,到保潔阿姨。我甚至可以直接走進創始人的辦公室,詢問關於職業發展或課程規劃的建議。作為一名“社恐終極者”,這為我成功進入職場起到關鍵作用,並使我學到很多實際有用的東西,受益匪淺。
這種精簡的結構也會帶來精簡化的處事方式。只有當我來到望華時,我才意識到清華大學的內卷有多嚴重。在學校裡,我習慣於不必要地為選修課的作業寫5000字,不必要地與同學比誰能熬的最晚,即便我的學習效率已經接近於零。在這裡,人們重視簡單,不是“抄近路”的“簡單”,而是簡潔、有效率的“簡單”。我記得上經濟學原理時,教授說過:“任何人都可以把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但只有大師才能把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 的確,我希望我向我的同事學習,也成為一名掌握簡單之藝術的大師。
04
人生一堂課
當然,輕鬆的公司文化並不意味著我在實習期間無所事事,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在第一周,我就開始準備我的股票推介(stock pitch)。無論如何,我的確從這次實習中獲得了大量的消費者剩餘!(是的,我不是一個勞動者,而是知識的消費者)。在硬技能方面,我還熟悉了常用的金融終端與應用軟體,例如,專業版的Wind和Dealogic。同時,這次實習教會了我,不要以為你只是一個沒有經驗的實習生而自滿于躺平。如果你不推自己一把,你就永遠無法解開自己的能力。比如,從第一次閱讀並購交易公告連“對價”都不懂是什麼,到最後能夠摸清楚一點並購的邏輯。還有,我發誓有一次我肯定在一天內流覽了至少一百份公司年報,當然,我也收穫了很多。我讀的報告越多,我就越瞭解如何恰當地撰寫年報。非常直觀地,我學會了什麼樣的年報是有效的,什麼樣的年報是垃圾。
但如果要問我,我在望華實習學到的最重要的,或者,我記憶最深刻的是什麼?那就是“永遠不要參與內幕交易”。雖然我知道望華的首要價值觀是守法,但我還是對公司的培訓如此專注于商業道德而感到震驚。在實習期間,陳宏老師向我們講述了她的一位前同事,因內幕交易被判刑的案例。他是“別人家的孩子”,從頂尖大學畢業,在某“三中一華”券商已是一名高級經理,無疑是一個“人生贏家”。但當他被發現利用妻子舅媽的帳戶進行內部交易時,這一切都破滅了。他不僅支付了巨額罰款,還被判入獄。這個案例告訴我,無論你認為自己多麼聰明,你永遠都不可能智勝法律。隨後,陳老師讓我們一個一個讀《證券法》。即便這暑期所有事情都忘了,我依然會記得,“單位內幕交易中相關責任人員的罰款數額,從3萬元至30萬元提升至20萬元至200萬元”。而且,當我得知即使無意中聽到一段與重大事件有關的對話,也會讓你成為一個“內幕資訊知情者”後,我嚇得直冒冷汗。如果我沒有參加這次培訓,我可能會犯一個大錯誤。巧合的是,培訓結束後兩天,我和親戚們一起吃午飯,他們對我實習的細節非常好奇。如果我沒有參加那次培訓,我會很高興地說出我實習經歷的所有細節,可能包括我聽到的關於公司內部專案的資訊。所以,這次培訓告訴我,千萬不能存有僥倖心理,萬事謹慎為好。因此,望華的培訓不僅僅是教你工作技能,更是教你怎麼做人。
05
“老師”
那麼,說到望華是我的人生導師,望華的高管為什麼會被稱為“老師”而不是“總”呢?這是望華的另外一個特點,起初也令我非常吃驚。我與其他實習生和資深同事討論了一番。他們的解釋是,望華更像一所學校,而不是一台“商業機器”。望華的使命是為社會、客戶與員工創造價值。戚先生向我解釋說:望華必須盡可能發展自己對企業、行業、甚至世界的理解與洞察,這使望華成為一個不斷學習、努力分析、自由表達想法和集思廣益的地方。這就要求望華更像一所大學,而不是一家盲目追求利潤的企業。此外,這需要同事之間的相互尊重,無論是管理層、合夥人、董事、副總裁,甚至分析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稱VP以上級別的同事為“老師”,稱其他同事為“同學”。更重要的是,這種獨特的“稱呼”也不斷提醒著我們終身學習的價值。
06
對工作的期望和理解
在培訓的時候,春子老師坦言: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所以你的單位最好是一個能讓你感到舒適的地方,有一份你可以享受的工作。為了一份你討厭的工作熬夜吐血,回家了只有兩個小時的快樂時光,這有什麼意義?我完全同意。雖然美國人的理想——“追逐你的夢想”可能有些過於理想,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滿足於機械化地“搬磚”式工作。至少,在望華,我發現自己每天早晨醒來時都精神抖擻,盼著去公司工作,學習新東西。真的。
在這次實習之後,我也更加明確了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標準。首先,它必須是一個能夠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地方。第二,我需要一個在所有員工之間,在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之間,包括不同文化背景與國籍的人之間,相互尊重的地方。第三,我希望在一家對未來有明確目標、有使命感的公司工作。只有當我所在的公司知道自己的目標與使命,對社會、環境、利益相關方、客戶和員工意味著什麼的時候,我自己的工作才會有意義。當然,現實一點,我未來的單位需要知道,基於全球經濟趨勢,及公司自身的能力、人力資源和文化,它能做些什麼。我相信,一個人會吸收他們所處環境的價值觀。所以,如果我將自己沉浸在一個充滿創造力、尊重、愛心且腳踏實地的環境中,我也會修養出這些優秀的品質。
(本文是作者先形成英文,后经自己翻译并编辑形成的稿件。特此声明)
提示:阅读本文英文版,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