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音樂節真的賺錢嗎?

作者:Terrence)“十一+中秋”長假期即將到來,許多朋友打算走出到戶外,卸下緊繃的生活節奏和繁重的心理壓力,聽著貝斯與鼓聲喊出積累了大半年的陰霾。從2號到18號,都市從北到南,在假期期間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戶外音樂節不勝枚舉,和漸冷的秋風一同為2020年送上一出夏日終曲合奏。

 

11.png

 

近十幾年,戶外音樂節在我國完成了從誕生、探索到井噴的成長過程。據《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統計,“音樂演出產業”作為音樂產業核心層,其產業規模達到182.21億元,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票房收入為39.85億元。音樂節數量在2018年達到263個。除了知名的搖滾樂隊們如痛仰、新褲子等,像吳亦凡、薛之謙等流行藝員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音樂節陣容中,印證了福斯對音樂節的追捧,音樂節模式或許成為拉動音樂產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遍地開花的音樂節到底具有多大的經濟利益值得投資者如此看重呢?

 

22.png

 

緊巴巴的苦日子

 

 

一談起錢就覺著這大概是最不搖滾的事了,然而要想把要追逐的熱愛和理想搬上舞臺發聲卻總也離不開在舞臺下麵念叨念叨錢這事兒。我們從國內最知名的兩大音樂節:迷笛音樂節和草莓音樂節說起。


2000年北京迷笛音樂學校的一場校內演出讓迷笛音樂節成為首開先河者,培養了人們對音樂節的認知,成為現象級文化。但是第四届迷笛音樂節才正式走出校園,一直依靠迷笛學校和演出公司的投資,直到2007年的第八届迷笛音樂節才扭虧為盈達到了140萬元的收入。迷笛音樂節的收入主要依靠門票,雖然有贊助商找上門,但常常會理念不合,比如商家想在場內插上旗子,擺拱門,太濃的商業味和音樂節本身的氣質有衝突,所以最終多數還是放棄了。


同在2007年,與迷笛音樂節比肩的知名品牌摩登天空音樂節則製定了成熟的商業化模式。兩年後摩登天空音樂公司舉辦的草莓音樂節依靠更加娛樂化的定位,讓音樂節進入主流福斯活動視野。然而,花了最多的心力準備的第一届草莓音樂節只有8000人參加,虧損達100萬。但是第一届打造的良好口碑使得草莓音樂節在第二年就實現了盈利,到2013年的第五届草莓音樂節,三天入場總人數達24萬人次,製作費雖然高達1800萬,票房收入卻近2000萬,還有摩托羅拉、蘋果、Levi’s、Dior等面向年輕人的贊助商。去掉票務網站0.05左右的提成,100萬元左右的場地費用以及贊助成本,最終利潤400多萬。2014年,草莓音樂節到場人數增加至26萬人,營收達到4000多萬,開設場次佔據半壁戶外音樂節,所獲經濟效益顯著。


 

33.png

 

 

      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當初對何時達到盈利情况卻並不在意,行業整體上還處於培育階段,國內盈利的音樂節不到15%,所以是否大幅盈利並不是關心的重點,如何維護好品牌,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才是關鍵。如今的摩登天空在15年年底完成與複娛文化的1.3億元現金B輪融資,未來複娛還將追加投資到30億,並在2016年10月,完成了C輪融資。

 

多模式的新市場


   

       中國音樂節在不同的階段形成了不同的商業模式類型,主要包括“票房+贊助”型、品牌運營型、交易平臺型三種。


     “票房+贊助”型商業模式是基於音樂節盈利來源所形成的、最廣泛應用的商業模式,門票收入和贊助資金構成音樂節兩大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音樂節的門票分為單日票和通票,這是一筆重要的常規經濟收入,文宣得當的情况下,門票收入即可超過投入成本,實現一定的盈利。而國內幾大著名的音樂節品牌如草莓音樂節、張北音樂節等的商業贊助及冠名費用一般能占到總收入的30%左右,2013年北京草莓音樂節的總收入是1600萬,其中票房收入1100萬,商業贊助收入500萬,音樂節主辦方依靠這一商業模式所形成的盈利收入維持音樂節活動的費用開支和基本運營。但這一模式也存在著盈利模式簡單、經濟效益短視性趨向嚴重、受制約性强三方面的問題。


       政府為音樂節各方面提供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也利用音樂節打響都市知名度,吸引投資、打造城市名片和旅遊號召力。如迷笛音樂節與鎮江政府簽訂十年項目合作計畫,鎮江政府不僅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上千萬元,同時還投給迷笛500萬元的扶持資金,並且為音樂節提供安保及組織管理人員。


 

44.png

 

     

       品牌化運營型商業模式是以音樂節品牌建設為目的,實現音樂節的品牌連鎖化經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迷笛音樂節。通過“連鎖+複製”的管道實現跨區域品牌經營。音樂節發展初期主要在北京、上海等一線都市舉辦,隨後向各級省會城市或旅遊城市推廣,結合當地的消費市場狀況將演出進行空間上的轉移。


       平臺型商業模式則有多家唱片公司、演出公司和媒體參加,音樂節上的表演成了挖掘藝人資源、開發藝人經紀的平臺,演出交易市場得以形成,國內音樂節對這一商業模式的運用仍舊處於試驗和探索階段。


 

多元化的新發展

 

     

       據音樂財經統計,2016年和2017年國內音樂節出場頻率超過5次的音樂人超過了120比特,出場頻率超過10次的音樂人約30比特對少數頭部音樂人的高度依賴,無論核心產品、形式產品還是附加產品都過於單調使音樂節趨於同質化。


       於是室外、室內、民謠、電子、說唱逐漸成為音樂節的新關鍵要素,讓現時的音樂節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音樂節不再只局限於樂迷間,也逐漸成為了年輕群體的社交項目。隨著門檻一步步提高,戶外音樂節的逐漸向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成為一個愈發成熟的產業。